在1955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了55位将军上将军衔,随后又增添了两位,最终共有57位将领被尊称为“开国上将”。这些将领中的大部分以军事实力闻名,但也有一些因其他专长获得此荣誉。比如李达,他是一位极为出色的参谋上将;王平、李志民、甘泗淇和唐亮则都是以政工专长著称的上将;杨至成被誉为“红军大管家”,是一位杰出的后勤将领;李克农则是一位特工出身的上将,有着“特工之王”的美誉。
当然,在这57位开国上将当中,也有一些将领因军事才能而广为人知。例如,韩先楚、杨得志、杨成武、许世友、刘亚楼、邓华、杨勇和陈锡联等,这些都是以军事才能见长的开国上将。尤其是邓华,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,还在多个重要战役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那么,邓华的军旅生涯中有哪些重大贡献呢?
首先,邓华的第一大贡献是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。海南岛的解放是邓华军旅生涯中的第一次海上作战指挥,当时他担任海南岛前线总指挥。在他的指挥下,解放军第40军与第43军并肩作战,通过驾驶木帆船跨越琼州海峡,与琼崖纵队协同作战,最终成功解放海南岛。此役不仅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成功渡海作战,更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军事胜利。
其次,邓华的第二大贡献是在朝鲜战争中,他以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、第一副政委的身份,与彭德怀将军一道,指挥了五次重要战役,稳住了战局,使得战事进入了相持阶段。邓华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,为结束朝鲜战争贡献了重要力量。彭德怀将军也曾称赞邓华为“出主意的好帮手”。
展开剩余74%邓华的第三大贡献则是在代理志愿军司令员期间,指挥了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。这两场战役打得极为精彩,不仅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军威,也为朝鲜战争的最终结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另外,刘亚楼也是开国上将中极具军事才能的杰出人物。他在解放战争中和空军建设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,堪称是军事上的佼佼者。那么,刘亚楼的三大贡献具体是什么呢?
首先,刘亚楼的第一大贡献是在协助林彪解放东北三省时,他担任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,起到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作用。在辽沈战役中,刘亚楼帮助提升了战斗力,推动了东北地区的解放进程,为中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其次,刘亚楼的第二大贡献是在解放天津时,他担任前线总指挥,指挥解放军用不到30个小时便攻克了天津。这场战斗以迅猛的攻势打破了敌人的防线,俘虏了敌方重要将领陈长捷,成功避免了天津在战火中的毁灭。
第三大贡献则是在创建人民空军方面,刘亚楼作为人民空军的首任司令员,为中国军队争取了制空权,这对后来的战争局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
韩先楚,这位开国上将被誉为“常胜将军”,更是唯一一位没有败绩的开国名将。那么,韩先楚的三大贡献是什么呢?
首先,韩先楚的第一大贡献是在东野第三纵队的建设上,他成功将这支队伍打造成了东北战场上机动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。在韩先楚接任第三纵队司令员后,这支部队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,迅速成为东北战场上最具威胁的力量。
其次,韩先楚的第二大贡献是在海南岛战役中,他凭借独特的战略眼光,提前向最高指挥部提出将总攻时间提前的建议,最终获得批准并取得了胜利。事实证明,韩先楚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,他为海南岛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第三大贡献是韩先楚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,他作为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,成功指挥了突破三八线的战役,指挥的经典战斗至今仍被美国列为教科书中的经典战例。韩先楚的军事才华在这一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最后,杨得志也是一位具有杰出军事才能的开国上将,他在多场重要战役中表现出色,尤其是在长征和华北战场上,做出了三大重要贡献。
首先,杨得志的第一大贡献是在长征途中,他担任红一团团长,负责中央红军的开路先锋,成为毛主席口中的“长征三虎”之一。与其他两位战友合作,他在长征路上指挥了多次战斗,帮助红军克服了无数困难,最终顺利完成了长征。
其次,杨得志的第二大贡献是在华北战场上,他成为了聂荣臻司令员最为倚重的战将之一。在解放初期,华北战局不利,聂荣臻启用了杨得志,凭借其出色的指挥,最终扭转了战局,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
最后,杨得志的第三大贡献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,并在1979年的自卫反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他是为数不多的,经历过两场外战的开国上将,军事生涯中屡建奇功。
这些开国上将们,在新中国的建立和保卫过程中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他们的英勇与智慧永载史册。
发布于:天津市嘉喜网-股票安全配资-配资网站首选-炒股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