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乒乓球器材的那些说法,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?还是纯属迷信?我们这次结合权威观点,来全面解析几个热门疑问。
---
3. 中国、日本卖的乒乓球鞋和欧洲市场的鞋子到底有没有区别?
其实,乒乓球鞋的基本款式大致相同,但配色却因地区文化差异有所不同。欧洲市场偏好简洁低调的颜色,而亚洲消费者则更能接受花哨丰富的设计。所以同一款鞋子,到了欧洲赛场常常换上更朴素的色调来迎合当地审美。
此外,脚型差异也是一个关键因素。以美津浓为例,它提供不同楦型的鞋款:有适合脚型偏细长的,也有宽楦设计,专为脚掌较宽、脚背高或有特殊脚型的人群量身打造。
2000年以前,许多欧洲选手喜欢厚底球鞋,甚至用厚底羽毛球鞋打乒乓球,因为那时候欧洲的场馆多是硬质地板,厚底鞋能更好缓冲冲击。到了21世纪初,越来越多欧洲选手开始尝试美津浓的专业乒乓球鞋,慢慢地推广开来。
过去,乒乓球鞋的轻便与耐用常常难以兼得,但随着材料技术飞速进步,美津浓、亚瑟士等品牌推出了多款既轻盈又耐用的鞋款。虽然如此,厚底球鞋依然在持久性方面略占优势。
展开剩余73%---
2. 为什么乒乓球拍的套胶价格越来越贵?
聊经济学可能有点复杂,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价格变迁和背后的技术革新。就像即将上市的ZYRE-03,预计又将刷新套胶的价格纪录。
回顾历史,1967年蝴蝶推出了Sriver,1969年亚萨卡发布了MarkV。这两款橡胶在天然橡胶里加入合成橡胶,创造出高弹性、高摩擦的橡胶,但价格一直保持在3000日元以下。1997年,蝴蝶率先应用高张力技术,推出了Bryce,价格一下跃升至5000日元,令实体店震惊。尽管蝴蝶内部有异议,老板仍坚持推高价位。
后来Bryce大卖,成为一线选手热捧的产品,证明了高价的合理性。随后,采用内能张力技术的德国套胶出现,5000日元也成为德套的常规价格。
2008年,蝴蝶推出震撼市场的Tenergy系列,售价6000日元,正值快速胶水被禁用的时代,Tenergy迅速风靡全球。2019年,Dignics系列价格冲破9000日元大关。蝴蝶方面表示,研发投入巨大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。
此后,骄猛为签约选手定制的Omega 7 Tour达到了11600日元,红双喜在日本市场销售的蓝国狂更是高达16500日元。
可以说,蝴蝶的Bryce开启了价格狂飙的先河。虽然市场上没有出现性能超越Tenergy和Dignics的套胶,否则或许还能遏制价格上涨。
---
1. 用重的球拍打球,球的“质感”会变重吗?
关于球拍重量对球质的影响,蝴蝶公司器材研发部门表示,“球的重与轻其实是人的主观感受,因此无法用科学精确衡量。”但在相同挥拍动作下,重拍能传递给球更大的能量。
《卓球王国》杂志专栏作家伊藤条太认为,如果单指扣球(不考虑旋转),打出速度越快,来球的冲击感就越强,因而球“感觉”更重。通常,较重的球拍更容易打出更快的速度,球质自然趋向“重感”。不过,也有轻拍速度快、重拍速度慢的情况,所以球拍重量不一定与球质的“重”成正比。
黑马君总结说,选择球拍重量关键看个人操控能力。在能稳定控制的情况下,同一款球拍更重的型号更能爆发出更大的力量,从而影响球的“质感”。若控球不稳,重拍反而无用。
除了重量,挥拍速度(摆速)也对球质影响显著。同时,球的旋转量和速度是决定“球质轻重”的更关键因素。相比整体重量,旋转是否强劲、有力,才是影响球“重感”的主要原因。
---
通过权威专家与多方数据综合来看,乒乓器材的这些“传说”大多基于一定事实,但又远非绝对,细节与个人体验才是真正决定因素。
发布于:福建省嘉喜网-股票安全配资-配资网站首选-炒股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